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问答百科

《战役下的和平》第112章《没有形影的巅峰对弈》

分类:问答百科 2022-06-12
导读: 《战役下的和平》第112章《没有形影的巅峰对弈》--〔历史小说2.2.112〕《战役下的和平》〔共三卷六曲,约120万字〕 * 战 * 争 * 下 * 的 * 和 * 平 * 鲁岱 著 〔2.2.112〕没有形影的巅峰对弈 原来,从赣县夜里出发,为了加强行军的隐蔽性,毛泽东坚决的将红军主力分成两...
《战役下的和平》第112章《没有形影的巅峰对弈》

  〔历史小说2.2.112〕《战役下的和平》〔共三卷六曲,约120万字〕

  * 战 * 争 * 下 * 的 * 和 * 平 *

  鲁岱 著

  〔2.2.112〕没有形影的巅峰对弈

  原来,从赣县夜里出发,为了加强行军的隐蔽性,毛泽东坚决的将红军主力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大部分为中心红军,即红1方面军,由毛泽东和朱德指挥。红1方面军从赣南折道赣闽边缘,过瑞金以北的壬田,并于7月22日前到达江西雩都以北的银坑、琵琶垄、平安寨以及桥头地区。第二部分,主力军种是红7军。这个军,源于广西白色起义,张云逸任军长,邓斌(邓小平)任前委书记兼政治委员,龚鹤村任参谋长。红7军走闽西,沿瑞金北上,至兴国县西域的兴奋圩地区。两路红军完成转移、绕道、收拢、集合。这里,红军主力3万余人绕了一个椭圆圈,从而避开了国民党军主力部队的追击和围堵。

  7月28日,红1方面军继承向兴奋圩地区靠拢,开启红军反围剿的总体实战进程。兴奋圩,兴国县西北部的一个乡镇,是赣州的北大门,距离县城13千米。兴奋圩属于丘陵地带,便于屯兵蓄战。毛泽东在这里组织了战前运筹帷幄。这一日夜里,明月高照,星空朗爽,气温宜人。人们单衣薄裳的享受着大自然的温馨。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和彭德怀5个人,坐在一个农户的小庭院内,共同分析当下的战役形势并商讨下一步的军事行动。虽然这不是什么著名目的会议,但是,毛泽东却是严厉的主持。初起,毛泽东出语开门见山:“今夜儿,我们几个人相聚在一起,商讨的问题每个人都是心中有数的。我们军行到这儿,目标就是要获取这第三次反围剿的第一个胜仗。即便是小战争,也一定只能胜利!这样,才能鼓舞士气。”“这不是一件很轻易的事。”朱德接话:“我们虽然成功的甩脱了蒋军主力的缠扰和追击,但是,老蒋的其他的军力也是不可小觑的。除了他何应钦之外,其余的如陈诚、陈铭枢、蔡廷锴、赵观涛、蒋鼎文等,都是蒋介石手下的彪帅捍将,而且,他们的兵力都是数倍于我们。”“这个是自然。”周恩来也认真分析:“即便这些军队不是蒋军主力,但假如红军跟他们硬拼,是肯定没有胜数的。”“硬拼当然不行。”邓小平发言:“我们只能集中优势兵为,打击其虚弱部分,甚至还可以将打击对象圈定在一个师、一个旅甚或一个团。这样,我们的胜数就大了。”“我同意小平同志的意见。”彭德怀提出自己的看法:“要害是寻找这样的战机,把仗打在节骨眼上,我们就能赢。”“对!”毛泽东迅速的肯定:“我们要多派出情报人员,及时摸清敌人的动向。这样,我们就能拿稳战役主动权。”“还有。”邓小平接过毛泽东的话柄继承沿述:“这兴国地区,虽属丘陵,可山多林密,地势多变,敌我双方随时都有可能掉进另一方的口袋。因此,我个人认为,红军的行动一定要做好冒险的预备。兵书上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是安全。这就是拼胆量、拼聪明。更何况在这种敌我军力悬殊的战场上,大摇大摆的美好战机几乎是找不到的。故冒险战略应该放在这第三次反大围剿的中央位置。”“说得好!”毛泽东不由自主的鼓起掌来了,其余的3个人也跟了鼓掌。同时,毛泽东又刚劲有力的补充一句:“冒险战略!”此时此刻,再看邓小平,仿佛他的面容有些羞涩了,究竟,在这5个人当中,他的年龄是最小的,刚满27岁。是的,邓小平的一副年青将军的肖像还真的成了这个晚上的一款美好的插图、插曲:

  军帽顶天盖地宽,额头红润傲人贤。

  龙眉虎眼穿云雾,耸准直梁独立巅。

  一脸胆略羞作画,满唇聪智勇承天。

  身高不是唯一美,帝力雄才史正篇。

  五个人足足商论了一个多小时,最后才各自回营房休息。

  夜里,毛泽东很兴奋,他想把这第三次反围剿战争打成第一次反围剿那样的轻松如愿。即然,一幅漂亮的作战画图浮现在眼前。

  1930年10月,蒋介石在结束了中原大战之后,立刻调转枪口,纠集国民党杂牌军10万余人,由江西省 兼第9路军总指挥鲁涤平为陆海空总司令,张辉瓒为前线总指挥,采用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向中共中心根据地上的红1方面军发动围剿。1930年11月5日,国民党军首先向袁水流域推进,扑了个空,又继承向赣江东岸逼进。红1方面军以少数兵力配合地方武装,迟滞、疑惑敌人,诱敌进入预定范围外缘,主力则实行“求心退却”。12月16日,各地国民党军向根据地中央区进攻,诱敌部队边打边退,枪响即撤,一步一步地把敌人引诱到东固一带。

  不过,在这实战之前几日的一个上午,红1方面军总部在小布村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主持大会,并亲自撰写了一副对联挂在 台两边的台柱上。右联是: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左边柱子上的下联为: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

  毛泽东在讲话中,还特殊的指出了歼敌致胜的六个条件:

  (1)军民一致,人民积极援助红军。

  (2)可以主动选择有利的作战阵地。

  (3)可以集中优势兵力,歼敌一个部分,一口一口地把敌人吃掉。

  (4)可以发现敌人的薄弱环节,拣弱的打。

  (5)可以把敌人拖得精疲力尽,然后再打。

  (6)可以造成敌人的过失,乘敌之隙,加以打击。

  最后,毛泽东将红军的作战策略归结为一个字:“谋”。然后,他又意味深长的说:“所谓谋,就是不明确的言行。此乃军之最高境界也!”

  是夜,毛泽东安安稳稳的睡了一个好觉。

  1930年12月29日,国民党军第18师主力部队又向龙冈推进,他们东碰西撞的急于寻找红军主力决战。12月30日,当这第18师师长张辉瓒率其师部及两个旅由龙冈进至小别四周时,忽然遭受红1方面军主力的猛烈攻击,包括张辉瓒在内的9000余人全部被歼或被俘。见如此,在源头的谭道源师仓惶东撤。红军乘敌势混乱,挥戈东追,星夜向东韶急进。1931年1月3日,谭师退至东韶,立足未稳便遭红军打击,半数被歼,官兵被俘3000余人,残部向南丰方向溃逃。其他敌军慌忙撤退,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遂被粉碎。3个月以后,蒋介石遂发动对红军的第二次围剿。这时,毛泽东感情激荡,一怒之下,挥笔写下了《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以表达必将取得更大胜利的情感和决心: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南昌市城内东南隅的东湖公园四周,座落着豪华的国民政府,这里是民国第二首都。1931年7月,蒋介石就坐镇这里指挥第三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的战斗。是时,自从何应钦移至临时前线指挥中央富田之后,蒋介石在这里就成了独裁式的主人。初始,他很称心,战事顺利的按照他所预料的进程推进。因此,他还能抽出闲空去南昌城观赏美景。然而此时,他最想逍遥的不是东湖公园,而是他敬慕已久的滕王阁。

  滕王阁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湖南省的岳阳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滕王阁,始建于唐朝永徽四年,即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公元639年,唐高祖李渊第三十二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婴被封于山东滕州,因此称之为滕王。唐高宗显庆四年,即公元659年,滕王李元婴被调任洪州(南昌)担任都督。因为他在藤州生活了近20年,故在洪州期间,经常思念滕州,所以他才特地修建了闻名的“滕王阁”。滕王阁主体建筑高57.5米,建筑面积约13000平方米。滕王阁的下面部分是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大致分为两级。台座以上的主阁,取“明三暗七”格式,也就是说,从外面看,滕王阁是三层带回廊建筑,但内部实际却有七层。沿着步梯一步一步朝上行走,最让人感叹的是第六层。这里的屋檐下悬挂着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手书“滕王阁”金匾。滕王阁顶层,视野开阔,可以遥望整个南昌城及其外围的景色。难怪王勃在这里写下了一篇名震千古的《滕王阁序》文章,其中就有这第七层的景色观感: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蒋介石来到滕王阁,入阁便见《滕王阁序》。虽然,这篇千古奇文他已熟记于心,但最令他难忘的还是这篇文章的押尾七言诗《滕王阁》。他走近王勃手书《滕王阁序》之镀金碑前面,观看文字。他投入了情感,聚精会神的品味字句,那真是字字珠玑,黄金尽是。但是,在默读到最后的押尾诗时,却禁不住感情的冲动,还是发出来了细细的朗读声音: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完诗,蒋介石的情感再度喷发,简直到了疯狂的境界,于是,他脱口高吟: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可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今又秋。

  神楼帝阁当还在,槛外长江不废流!

  稍稍改动10个字,却留下了蒋介石的一串十十全全的笑意。于是,他健步入阁,渐渐观赏每一层楼阁景色,至顶层,欣喜远望,果然空旷神怡:日光与鸿雁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午,响彻彭蠡之滨,雁阵惊远,声断赣水东岸!此时,他独自一人站在滕王阁顶层,触景追心,源长韵远,美美儿的联想到了自己半生以来,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成功,并逐渐形成了一套“中正思想体系”。

  是的,蒋介石认为,无国防即无国家;近代国防,决非单指军事国防,尚有经济国防和精神国防等;战役时期,一切生产必须以国防为中央;现代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教育,应以巩固国防为唯一目的。强调政略高于战略,战略听从政略,以政策为归依,并以政略目的贯彻于战役全过程。蒋介石提倡尚武精神,明耻教战,军权至上。为适应战役需要,他强调,研究和把握外国先进的军事技术和军事学术,尽速实现中国军队现代化。要求建设现代化军队,不求其多,但求其精。确立“治心即为治兵之本”的思想,灌输“四维”和“八德”,即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提倡发扬以“仁”为中央的“智信仁勇严”的武德和“不成功,便成仁”、“冒险犯难”的精神。同时,以绝对信奉统帅为首要纪律。提出纪律重于一切,命令重于生命,规定“受伤不退”、“退却不溃”、“被俘不屈”、“被围不惊”为最高战斗纪律。在军事战略上,主要产生两套内容,前期贯彻“集中兵力各个击破,必要时,以军事打击和政治瓦解相结合”;后期强调实行“持久和堡垒主义”。蒋介石的军政思想带有深刻的社会痕记和阶级烙印。中正思想体系,在中国民国早中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蒋介石从滕王阁顶楼下来,刚走出阁厅大门,就见门的右侧有许多人围拢着在那里,不知道是在做什么。蒋介石心头一愣:“噫!刚才我入阁时,没见到这一幕呀,怎么?还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就有这么多的人到这里来了,又不是来观阁赏楼的。这毕竟是什么事呢?”也许是出于一种好奇心,蒋介石便情不自禁的向人群走去,想看个明白。此时,他低头朝向自己身上一看,正好穿的是便装:“这很好,免得引起了人家的注重。”思毕,蒋介石就大踏步的靠近人群。正好,有两个人从内圈子挤出来,蒋介石十分机灵,他乘那两个出来的人的中间空隙,一溜身的插个正着,人入了内圈。一看,原来是一个老道人模样的替人拆字的算命先生。蒋介石站着儿没动,他想先看看那人是怎么个拆字法?这时,就有一个人说话了:“先生,我报上来一个字,你替我拆拆看。”“行,报吧。”“忠。”“呵,最近有人说你的坏话了,还伤了你的心吧。”“你是怎么知道的?”“口中一竖直戳了心,即是言语伤人,你说伤心不?”“准!谢谢了。”说完,那人丢了几个零钱便抽身走了。拆字的先生也没说钱的多少,大概是给不给钱,给多少,皆随客人的便吧。嗨!高人都是这样的,不用明码标价。“先生,我拆一个字。”“报?”“誠。”“呵,刚才见了那个人拆一个忠字,你现在就叫我拆一个诚字。忠诚!好呀。”拆字先生微微一笑,有如中国魔古大师鬼谷子般的神韵——轻轻的抬起右手,伸出神兮兮的指掌,将自己长长的白色胡须一捊,慢腔慢调的说道:“最近,你想办成功一件事情。我告诉你,要想把事情办成,全仗着你的语言表达,你得专心着点噢。”“为什么呢?”“你看看,成字在后,言字在先,这不是明摆着的理儿吗?”“呵,知道了。谢谢先生。”那人给了点散钱也离开了。“先生,你给我拆一个初字吧。你若是测不准,我不给钱的。”“给不给钱没关系。走到我跟前来的人都是客人,都是朋友。客友是不可以用金钱去度量的。”“不简朴!”蒋介石在心里头突然一个惊叹:“果然是高人!”“左边是衣服的衣。”不容蒋介石多想,拆字先生的语言已经锁住了蒋介石的听觉:“右边是刀耕火种的刀,你的一生都在为衣食奋斗。这个字还透露出来一个信息,即你曾经当过裁缝,至少是学过裁缝。对不对?”“非常准确!给。”那人扔去一些钱就钻出了人群圈子。“好,让我来报。”蒋介石忽然开口:“先生,我也请你拆一个字如何?”拆字先生这便抬起头来,朝着蒋介石望去一眼,顿感:“这人气宇不凡!”可是,拆字的人并没有将情感挂在颜面上,他只是随口说那行业专用语:“请先生报上来一个字。”“鐵。”蒋介石斩钉截铁的出言,没想到拆字先生不愿意拆这个字,说:“先生可否换一个字测算?”“不换!我就是想拆一铁字。”“这个字不妙呀先生。你可是一个大人物啰!”“大人物?”蒋介石顿时一怔:“高,实在是高人!”但是,这内心的波涛,蒋介石丝毫没有让它浪及脸上,反而是带着一丝儿微笑说话:“没关系的,先生,你就拆吧。”“也行。我看你不是一个小肚鸡肠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今日,你也就撑一回子船吧。”如此一说,蒋介石更加佩服这位拆字道人了。“铁者。”于是,他便洗耳恭听老道人拆字:“并非硬也。金子被压呈到土里,还被铁戈拉长而变形,且失去了原有的贵气。好在先生是大福大贵之人,即便不能呈现出第一的尊位,还有第二吧。金贵,银也贵。”蒋介石闷闷不乐,一言未发,只是无精打采的从口袋中掏出一些零花钱,扔在拆字先生的跟前,抽身便溜出了人堆。回到南昌民国政府官邸,蒋介石也没有把那拆字的一幕放存在上,只当是没有发生那回事罢了。

  又过了一天,蒋介石照例坐镇官邸总指挥台,通过接听和发送电话或直接发送纸质军令,让全部30万兵力都能在与共军作战中发挥作用。这时刻,蒋介石在思考何应钦部队:“是的,何应钦几次报告哀求,都被我拒绝了。依我判定,他毛泽东应该还在赣县一带的山区里躲避。只要捉住了毛泽东,即便是不消灭共军主力,也是合算的买卖。”蒋介石的内心虽然这么想,可手上还没有充足的证据。即是说,至今还不能确定红军主力在什么地方,哪怕是大致的位置也难能判定。“嘿!”蒋介石好像有些不耐烦了:“你这个毛泽东呀,如何这般的怕死?你有本事就出来与我正面较量一回呀,何必躲躲闪闪?你算什么军事家!嘿,怕死的毛泽东!”想了一会儿,笑了一回。“不!”忽然间,蒋介石的脸又沉灰了下来:“他毛泽东利害!前两次围剿,他把我们国军打得落花流水。我们超过他几倍的兵力,都拿他没有办法。毛泽东,军事神人乎?”

  “叮铃铃。”桌上的电话铃声打断了蒋介石的思绪。他拿起话筒就听:“报告总司令,我是陈诚。”“快说。”“有好消息。”“好消息?什么好消息?”“总司令,我们在兴国的兴奋圩一带,发现了毛泽东的部队。”“是主力部队吗?”“据探兵说,可能就是红军主力。”“好!”蒋介石坚决一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我们就得打!”

感谢欣赏问答百科,更多问答百科请持续关注我们。

本文地址:https://www.wenxue58.com/wenda/285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