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带地的成语,带地的四字成语

带地的成语
1、安身之地bai【ān shēn zhī dì】du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zhi地居住、dao生活,或以某地作回为建业的根基答。
出处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2、必争之地【bì zhēng zhī dì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出处 《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3、冰天雪地【bīng tiān xuě dì 】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出处 清·蒋士铨《鸡毛房》:“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4、不留余地【bù liú yú dì 】 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出处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5、不毛之地【 bù máo zhī dì 】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出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带有之地的成语
一、不败之地
1、读音:bù bài zhī dì
2、释义:原意是指善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5653830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
3、出处:《孙子·军形》:“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4、造句:
(1)顺应时代朝流,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没有忧患意识和相应行动,我们就不能立于不败之地。
二、不毛之地
1、读音:bù máo zhī dì
2、释义: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3、出处:《公羊传·宣公十二年》:“锡(赐)之不毛之地。”
4、造句:
(1)在这块荒无人烟、不毛之地,曾经产生过数次小范围的战斗。
(2)自从郊外那片不毛之地忽然涌出石油之后,本来冷僻的小镇就匆匆繁华起来了。
三、立足之地
1、读音:lì zú zhī dì
2、释义:站脚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处所。
3、出处:清·湘灵子《轩亭冤》卷上:“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4、造句:
(1)井冈山是红军的立足之地。
(2)如今讲究科学,你这些荒诞无稽的话,哪里还有立足之地。
四、一席之地
1、读音:yī xí zhī dì
2、释义: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3、出处:《旧唐书·后妃传上》:“妇人智识不远,有忤盛情,然贵妃久承恩顾,何惜宫中一席之地,使其京戮,安忍取辱于外哉!”
4、造句:
(1)每个人都在寻找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2)这儿没有我生存的一席之地。
五、用武之地
1、读音:yòng wǔ zhī dì
2、释义:形容地形险要,利于作战的地方。比喻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地方或机会。
3、出处:《晋书·姚襄载记》:“洛阳虽小,山河四塞,亦是用武之地。”
4、造句:
(1)在拥挤的大都市里,跑车可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2)国家通过完善各项制度,使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
六、安身之地
1、读音:ān shēn zhī dì
2、释义: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3、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得荆州为安身之地。”
4、造句:
(1)眼看就要失去安身之地,老赵多次找乙公司交涉,但该公司说自己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坚持拆除。
(2)她孤家寡人,力气有限,只能暂时造一小室,作为安身之地。
七、必争之地
1、读音:bì zhēng zhī dì
2、释义: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3、出处:《周书·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4、造句:
(1)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2)议会是政党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和必争之地。
八、是非之地
1、读音:shì fēi zhī dì
2、释义: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
3、出处: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
4、造句:
(1)他决定远走高飞,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2)咱们赶快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免得有瓜田李下之嫌。
带有“地”字的成语有哪些?
1、漫天盖地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e78988e69d8331333363393736[màn tiān gài dì]:指遍布天地之间。
2、昏天暗地[hūn tiān àn dì]:形容天色昏暗。也比喻社会黑暗混乱。
3、惊天动地[jīng tiān dòng dì]: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4、铺天盖地[pū tiān gài dì]: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5、置之死地[zhì zhī sǐ dì]:有意使人处于无法生存下去的境地。
6、安身之地[ān shēn zhī dì]: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7、花天酒地[huā tiān jiǔ dì]:形容沉湎在酒色之中。
8、冰天雪地[bīng tiān xuě dì]:形容冰雪漫天盖地。
9、地久天长[dì jiǔ tiān cháng]:时间长,日子久。
10、一席之地[yī xí zhī dì]:放一个席位的地方。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11、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形容荒凉、贫瘠。
12、天崩地裂[tiān bēng dì liè]: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13、天翻地覆[tiān fān dì fù]: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14、地动山摇[dì dòng shēn yáo]: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15、天旋地转[tiān xuán dì zhuàn]:天地转动。比喻重大的变化。也形容眩晕时的感觉或闹得极凶。
带地的成语都有什么
1、地大物博 [ dì dà wù bó ]
详细释义:土地广大,物产丰富:我国~,人口众e68a84e8a2ad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66303232多。
出 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又因江南地大物博;差使很多;大非别省可比。”
2、地老天荒 [ dì lǎo tiān huāng ]
详细释义:也说天荒地老。形容时间久远。唐李贺《致酒行》诗:“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出 处:唐·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3、地动山摇 [ dì dòng shān yáo ]
详细释义:地震发生时大地颤动,山河摇摆。亦形容声势浩大或斗争激烈。
出 处:宋·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臣恐地动山摇;灾祸自此而始。”
4、地阔天长[ dì kuò tiān cháng ]
基本释义:大地辽阔,天空广阔。
出 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5、地丑力敌[ dì chǒu lì dí ]
详细释义:指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出处:章炳麟《封建考》:“故文武可以王,而桓文终于伯;由周兵革缮完,欲兼并之固难也。地丑力敌,不日寻干戈不已。”
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带有之地的成语有哪些
之和地的成语来
:用武之地、自死无葬身bai之地du、一席zhi之地、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英雄无用dao武之地、弹丸之地、容身之地、十死之地、置之死地而后生、桂玉之地、贫无立锥之地、戎马之地、肤寸之地、四战之地、一隅之地、立锥之地、桑梓之地、形胜之地、无容身之地、膏腴之地、立于不败之地、钓游之地、必争之地、置之死地而后已、不食之地、不易之地感谢欣赏句子知识,更多句子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