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科普知识

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作者是谁

分类:科普知识 2022-05-19
导读: 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作者是谁--作者/徐奕琪 图片/来自网络 翻开《乡土中国》这本社会书,我第一次推开了社会学的大门。书中的专业术语和相对遥远的乡村生活,不免使阅读增加困难,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从书里找到与现今生活相通之处,又...
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作者是谁

作者/徐奕琪

图片/来自网络

乡土中国读后感,乡土中国作者是谁

翻开《乡土中国》这本社会书,我第一次推开了社会学的大门。书中的专业术语和相对遥远的乡村生活,不免使阅读增加困难,但在阅读的过程中,从书里找到与现今生活相通之处,又有别样的趣味。

费孝通先生开篇讲到:“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说到乡土性,总是会联想到乡下的乡土气息,可徐徐的,土气变成了形容乡下人的贬义词。人们在过去以种地为生,一辈子都离不开泥土,靠土地养育一代代的人,人口多了,才有走出去的人,有了繁华的城市。

追溯本源,这一切都回归于土。乡土气是纯朴、忠厚、简朴、温热的,不该沦为愚昧、粗陋的象征。像书中讲到,乡下人闻声车按喇叭,慌了手脚,东躲也不是,西避也不是,这并非愚,是由于中国乡村环境所造成的。这种“土气”背后的纯朴,又怎能被冷语嘲讽,又怎能不被人们尊重呢?

记得办16岁生日酒时,我问过妈妈:“这些七大姑八大姨的我一个都叫不上来,为什么还要请他们吃酒啊,又不熟?”妈妈那时候告诉我,“这是人情往来。”在差序格局这章中,我找到了答案一一“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晰的柴,而是似乎把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

在中国社会中,讲交情,人情来往是与西方很大的不同,我之前觉得人情来往真是麻烦,不太熟的为什么还要吃饭做客,但现在看来这一圈圈的波纹不断向远处铺伸开来,织成一张密网,深深烙在中国社会的壤土之中。

初读后,中国传统社会的模样在脑海里徐徐有了外形,丰富了起来,虽然在书中是深奥的语言,但放在现实,这就是人们过去和现在所过的生活,放在时间长河里,是人们所处的社会。从《乡土中国》中,我学习到了许多新的观点和社会状况,再次品读时,我闻到了乡土的味道,让我深入到乡村,专心去看看这个乡土中国吧……

作者:徐奕琪,浙江省湖州市某中学学生,共青团员。

完稿于2021年7月20日弁山脚下。

感谢欣赏科普知识,更多科普知识请持续关注我们。

本文地址:https://www.wenxue58.com/kepu/221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