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问答百科

重温诗圣,字字醒世人

分类:问答百科 2022-09-23
导读: 重温诗圣,字字醒世人--重读诗圣杜甫 悲悯、仁爱,爱国斗士和人民诗人 巩义杜甫故里系列图 今年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 众多文化界专家、诗人、作家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 重读杜甫 佳作存千古 重温诗圣 字字醒世人 □记者 尚新娇 画...
重温诗圣,字字醒世人

重读诗圣杜甫 悲悯、仁爱,爱国斗士和人民诗人

巩义杜甫故里系列图

今年适逢杜甫诞辰1300周年

众多文化界专家、诗人、作家共同缅怀这位伟大的诗人

重读杜甫 佳作存千古

重温诗圣 字字醒世人

□记者 尚新娇

画面 一

先锋小学六一班的徐端阳今年13岁,天天清晨8点准时出现在教室内,先是读半小时的《弟子规》,然后上半小时的经典课。

这样的学习从小学一年级读《论语》始,迄今对国学、经典的诵读一直没有停止,记者问他:“学习这些传统文化对你有什么好处?愿意学吗?”小端阳想了想说:“愿意学,学传统文化可以使我们悟道理,知礼仪,感受古文化的美,还可以提高写作文的能力。”

记者问:“知道杜甫吗?在你心中,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杜甫是诗圣,是爱国诗人。”

“能背诵他的诗歌吗?”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端阳脱口而出。

“诗圣”,“爱国诗人”,在小学生的心里杜甫已为他扎下文化的根、思想的根。

正像上述两句诗所言——“有限的生命,无限的时空”。自杜甫逝世1300年来,时代更迭无数,权贵终被人遗忘,而为时而作、为民而歌的诗人杜甫却依然被人奉为头顶上永远照耀、无法超越的星辰。

画面 二

“推开窑门,窑内清清空空,

除了窑体本身,惟有一盏诗灯。

真想捧出一把黄土,

这是中华民族的诗壤啊,

1300年前,杜甫就在这窑内诞生!

…… ……

留下一把干净的骨头,留下千古深沉雄健的诗风,

登上世界文化名人的宝座,

赢得中国‘诗圣’的尊称……”——节选自《杜甫诞生窑》

2月12日,河南省诗歌学会在杜甫诞辰1300周年之际,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杜甫音乐诗歌朗诵会,诗人们或自己创作诗歌朗诵,或发表感言,充分表达了当今的诗人对于杜甫的缅怀和热爱。《杜甫诞生窑》为闻名诗人王绶青所作,他的夫人、儿童文学家毛新如女士在诗会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这首诗。

今年是这位伟大诗人诞辰1300周年,作为杜甫故里的家乡人,我们理当纪念他,缅怀他。近日,记者走访了众多文化界专家、诗人、作家,倾听他们对杜甫发出的心声。

葛景春是省社科院研究员,研究杜甫已有30年时间,对杜甫的生平与诗歌谈得十分透彻与独到:杜甫的祖父和父亲在唐代都做官,他的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应该还是好的。安史之乱之后,在国家和民族危亡时刻,杜甫的思想迅速成熟了。有许多盛唐诗人为突如其来的战乱所震动,或从此搁笔不再写诗,或很少写诗,消失斗志和勇气,不再接触社会,躲在一边哀吟低唱。而杜甫却愈挫愈奋,身遭千难万苦,在贫困交加的生活中,坚持为国家民族的命运,为战乱中的黎民百姓放声高歌,挥笔赋诗。“少陵有句皆忧国”,“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诗圣,表现出杜甫忧心社稷的爱国主义精神。

杜甫诗集中90%以上的诗歌,都是在安史之乱后的动乱年代中所作的。“三吏”、“三别”达到现实主义的一个光辉的顶点。他把逆境化作动力,把颠沛流离的难民生活,当作是接触下层人民群众的机会,把诗笔当作讨伐安史逆贼的战斗武器,反映出在战乱中挣扎受难的黎民百姓的愿望和呼声,成为了一个爱国主义斗士和人民的诗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发出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愿望,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发自诗人内心的真诚呼喊。

杜甫还是一个忠实的儒家思想的信仰者和实践者。儒家“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思想在杜甫诗中有深刻体现。他是一位胸怀博大的仁者,不但对长者、尊者、家人和朋友,布满了仁爱的心肠,而且将爱心普及到天下的百姓。

“正因为杜甫有着如此仁爱的儒家思想,当战乱波及底层社会,他才心生忧患,毅然用诗笔为人民代言?”

“是的,此时他已不再是一个朝廷的命官,而成了一个战乱时期逃难的难民,能够感同身受人民疾苦”,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忧患意识的另一个方面是心忧民瘼。在关心民间疾苦、同情百姓哀乐方面,中国古代诗人没有哪个能与杜甫相比。他特殊关心底层百姓的生活和命运,写出了大量前人未曾写过的同情人民的诗篇,成为贫苦大众的代言人。

河南诗歌学会会长、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马新朝讲道,杜甫的存在已经超越了诗歌,超越了文学,超越了历史,成为中华民族一道独特的精神之光,光照千秋。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管你是否爱诗诗圣,不管你是否爱文学,只要你有点文化,你就会知道杜甫。杜甫的大爱、彻爱;杜甫的爱他人、爱国家、爱民族、爱生命;杜甫的儒家思想;杜甫诗歌中的美学,已经流动在你的血液之中了。

闻一多先生说,杜甫是“我们4000年文化中,最庄重、最瑰丽、最永久的一道光彩”。

杜甫不仅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社会的良心,民族的魂灵。我们现在去了解杜甫所处的朝代,那些官方文书,以及史学家们的著作也许并不太可信,因为它们轻易被当时的政治思想和环境所左右。而杜甫的诗歌则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最为真实、最为可靠的一个有效途径,因此,我们称杜甫的诗是“史诗”。

《诗圣杜甫》作者程韬光这样诠释杜甫:“杜甫的精神内核是悲悯、仁爱。杜甫的人生几乎是一部漫长的受难史,但他由己推人,始终关注着国家的命运和天下苍生,写出《三吏》《三别》《兵车行》《春望》这样的‘诗史’,他的悲悯决不是一棵草对另一棵草,而是对人类的大悲悯,是可感可触的伟大诗人情怀。杜甫之所以成为诗圣,不只是因为他的诗歌修辞功力,或者格律用得好,更重要的是他那种以个人微弱之躯承担社会伦理责任,拒不回避现实苦难的人格精神。”

(请继承阅读A31版)

感谢欣赏问答百科,更多问答百科请持续关注我们。

本文地址:https://www.wenxue58.com/wenda/300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