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答百科

问答百科

卫国为何成为孔子的第二故乡?

分类:问答百科 2022-11-17
导读: 卫国为何成为孔子的第二故乡?--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今年,是孔子逝世2495周年。 孔子“环游列国 ”,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在55岁那年离开鲁国前往卫国呢?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
卫国为何成为孔子的第二故乡?

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孔子逝世,终年七十三岁。今年,是孔子逝世2495周年。

孔子“环游列国 ”,是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那么孔子为什么要在55岁那年离开鲁国前往卫国呢?

公元前501年,鲁定公派孔子做中都(今山东汶上县)宰,第二年,做了司空(治理工程的长官),又从司空调做了司寇。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齐景公邀鲁定公在夹谷会盟,企图利用会盟的机会要挟鲁国。当鲁定公接到会盟的信函后,有些犹豫犯愁。齐强鲁弱,齐以前多次侵占鲁国的土地,而这次竟主动和好结盟。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把时任大司寇的孔子请来拿主意。

孔子说:"齐国屡次侵犯我边境,这次约我们会盟,我们也得有兵马防御着。希望把左右司马都带去。" 鲁定公同意孔子的主张,又派了两员大将带了一些人马,随同他上夹谷去。

在夹谷会盟上,由于孔子的相礼,鲁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胜利。会盟后,齐景公决定把从鲁国侵占过来的三处土地还给了鲁国。

(夹谷会盟)

公元前498年,孔子策划的一个重要事件“堕三都”不幸失败,这改变了孔子为政的命运。

原来春秋中后期,鲁国有三种政治势力,一是鲁定公代表的公室,二是“三桓”代表的贵族,三是家臣势力。鲁定公受制于“三桓”,“三桓”又受制于家臣。鲁定公希望削弱“三桓”,“三桓”希望打击家臣。孔子就想利用这种矛盾,拆毁“三桓”家臣据以叛乱的三个城堡,并借此抑制“三桓”。但计划失败,孔子和鲁定公遭受打击。“三桓”对孔子有了戒心,联合对付孔子和鲁定公,再度把持国政。

齐国的大夫黎鉏认为孔子留在鲁国做官对齐国不利,劝齐景公给送一班女乐去。公元前497年(鲁定公十三年)春,齐国送80名歌女到鲁国。季桓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不理朝政。孔子与季氏出现不和。

公元前497年,孔子在55岁这一年,与弟子一行数十人,自鲁国抵达卫都帝丘(今濮阳),开始了长达14年环游列国的政治生涯。

(孔子游历地图)

临行之际,孔子以独特方式表达了对鲁国的留恋与热爱:“迟迟吾行也,去父母国之道也。”

孔子要离开鲁国,他不能东向去齐国,向西奔卫,是他和弟子们认真商议决定的。

卫国是鲁国近邻,与鲁国同为姬姓国家。卫国又有孔子挚友蘧伯玉,孔子与他相交甚厚。孔子选择卫国,和他的多位学生是卫国人也有一定关系,他的自得门生子夏、子贡都是卫国人。

此外,卫国还有史鱼、公子荆、公叔发等一批不错的大臣,是孔子比较欣赏的。

孔子前往卫国是满怀希望的。他先后在卫国待了10年,使卫国变成了他的“第二故乡”。

(孔子诞辰2540年纪念邮票)

孔子初到卫国,得到卫灵公的厚待,但却不给他官职。虽不能从政,孔子在卫国过得还不错,他一方面多与贤者交往,一方面教导众弟子,并不寂寞。

但不久孔子的故乡,卫国发生了公叔戌叛逃事件,孔子也因此受到卫灵公的猜疑,他决定开卫国前往陈国。

公元前497年年底,孔子和众弟子离开仅待了10个月的卫国,取道南下陈国。没想到一路上先是在匡城遭人围困,又在蒲邑被扣留。脱困之后,孔子一行只得继承向北,取道帝丘。卫灵公听到孔子又回来了,亲自到帝丘之郊迎接。孔子看到灵公如此相待,也决定在卫国停留一段,看看是否能有所作为。

此次回到卫国,孔子却依然没有得到重用,他被奉为客卿,拿俸粟,却整天陪卫灵公聊天,解闷,出游。孔子感觉到卫灵公并不是为了重用他,而是以“敬贤”的名义欺骗国人,他再次萌发了离开的念头。

公元前493年四月,在位42年的卫灵公死了,卫国公室发生了激烈的权力之争。孔子一直主张“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卫国这场内乱使孔子无法再待下去,他决定到陈国去。

公元前493年秋,孔子离开客居四年多的卫国,带弟子取道东南,奔向陈国。在陈国待了数年,又到楚国游历了一些时间。公元前489年,孔子一行从楚国回到了陈国,在陈国稍作停留,又继承北上。63岁的孔子再次回到了卫都帝丘,此时,他的多位弟子已在卫国当官。

在卫国最后的5年里,孔子把精力用在教学和治学上。直到68岁,他才回到故里鲁国。

孔子有数位弟子出仕卫国,子路是成就最突出的一位。

孔门弟子中,卫国籍弟子不少孔子的故乡,卫人中最重要的弟子是子贡和子夏,另外还有琴牢、句井疆、惠叔兰(曾任司寇之职)等人,子路妻兄颜仇由(又名颜庚、颜浊邹)也算孔门弟子。

感谢欣赏问答百科,更多问答百科请持续关注我们。

本文地址:https://www.wenxue58.com/wenda/306896.html